在故宫邂逅古希腊珍品

来源:ob网站    发布时间:2025-05-04 06:48:09

产品介绍

  近来,由希腊文明部、希腊文物及文明遗产总局、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展览以古希腊神话撒播的绝世巧匠“代达罗斯”为叙事头绪,将神话故事与考古实证交叉结合,生动叙述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源头——克里特岛青铜年代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文明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明之一,以雄伟的宫殿修建、精巧的岩画、高度发达的海洋交易体系、共同的文字体系闻名于世。“代达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匠艺与创造精神的重要人物,其制作迷宫、创造蜡翼的故事广为撒播。

  此次展览为我国首个米诺斯文明专题特展,聚集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保藏的172件(套)宝贵文物及1件现代恢复展品,分设“神话”“迷宫”“青铜”“巧匠”“雕像”“远航”6个单元,体系出现米诺斯文明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间的辉煌成就。

  策展团队在神武门展厅“重现”闻名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营建沉溺式观展气氛。观众可沿着“代达罗斯”的脚印,从传奇的神话故事走进实在的考古国际,全方位感触米诺斯修建、岩画、文字、青铜、彩陶、黄黄黄金饰品品品、石器、印章及雕像艺术之美。

  展厅里,一块3300多年前的叶形泥板上写有陈旧的线形文字,专家估测它或许记载的是向“代达罗斯”神庙或圣地运送物品之事。刻有半圆花饰浮雕的修建楣板出土于克诺索斯王宫西廷房舍,令人遐想王宫旧日的华美。球形大理石壶极富打扮润饰的作用,反映了工匠技艺与石材纹路的完美结合,它或许是克诺索斯王宫的生活用品或王宫内部作坊的产品。

  一件距今约3500年的公牛头形绿泥石来通杯有目共睹。“来通”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流动”。许多古代文明都把来通杯用作祭酒器,其最大特征是器身上有注液口和出液口。这件公牛头形来通杯注水口坐落后颈部和左边牛角处,出水孔坐落牛嘴。牛头面部的毛发描写细腻,脑门处可见螺形发旋。兽头形来通杯是一种宝贵物品,常被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作为交际礼物赠送给他国。希腊大陆出土的牛头形来通杯和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墓岩画上的来通杯图画标明,这种器物在克里特岛与地中海东部其他文明的往来中扮演了重要人物。

  与公牛头形来通杯同一年代的海洋生物纹陶瓶别具特色。瓶身两边饰有以正面姿势描写的巨大章鱼图画,其翻滚的触手覆盖了整个瓶子外表。触手之间点缀着各类海洋元素,如海胆、海螺以及带海草的小岩石。专业的人介绍,这件陶瓶是米诺斯文明晚期最具代表性的海洋风格陶器之一,也是米诺斯陶艺的集大成之作。海洋风格陶器大多规划高雅,装修主题完美符合器物形状。最为精巧的陶器很或许出自宫殿作坊。

  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陶土船模型也是古希腊海洋文明的代表文物之一。该船模是已知仅有的基克拉泽斯“长船”模型。这种加长版“独木舟”靠多人划桨驱动,承继了青铜年代前期爱琴海区域的造船传统。而帆船技能到青铜年代晚期才传入克里特岛。

  铸造精巧的青铜鹤嘴锄、大型祭祀用青铜双刃斧、金花环、金印章戒指、叶形黄黄黄金饰品品品等文物表现了克里特岛先民高明的金属工艺。金戒指的椭圆形戒面上刻有崇拜圣树与圣石的场景:画面右侧一名男人用力摇摆一棵树,左边一名青年双膝跪地,紧抱一块长形石头;画面中心是一位身穿典型米诺斯褶裙的女祭司,在这场典礼中扮演主导人物。叶形黄黄黄金饰品品品由锤打的金箔制成,形似橄榄叶,边际饰有精密的浮雕点状纹,展现出工匠的熟练技艺。

  展览结束特设“海月同辉”华章,展出故宫博物院藏我国新石器年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13件重要文物,与古希腊文物彼此照射,表现人类前期文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

  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的重要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将继续至7月27日。展览期间将举行系列学术讲座与教育活动,推进中希两国在文明遗产维护、学术研究等范畴的沟通协作。(邹雅婷)

ob网站,专营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850377206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ob网站

豫公网安备 41132502000031号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