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升带上覆板块岩石的蜕变演化对深部动力学进程的限制
来源:ob网站 发布时间:2025-05-04 06:49:01产品介绍
会聚板块边缘系统的爬升带由爬升岩石圈板块和上覆岩石圈板块组成。爬升的洋/陆壳和上覆地壳别离具有低和高的地温梯度特征,因此前者发育HP-UHP蜕变岩,而后者存在很多HT-LP蜕变岩。爬升板块中的HP-UHP蜕变岩一般具有顺时针的蜕变P-T轨道,其包含增温增压阶段(爬升进程)和降压阶段(折返进程),前者向后者的改变一般是在板片断离或板片回卷的结构环境中进行的。数值模仿研讨标明,板片断离和板片回卷均可引起上覆板块的扩展,然后在理论上对上覆板块的蜕变演化产生必定的影响。但是,关于磕碰造山带内上覆板块岩石蜕变演化的研讨较少,能否经过上覆板块岩石的P-T-t轨道来区别深爬升大陆地壳的不同折返机制还有待处理。
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北缘结构带由南部柴北缘UHP蜕变带和北部的欧龙布鲁克地块组成(图1),记录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爬升和随后的柴达木地块的爬升和折返进程。其中欧龙布鲁克地块坐落早古生代爬升磕碰系统的上盘。迄今为止,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仅识别出与原特提斯洋壳的回卷进程相关的蜕变效果(496‒450 Ma)。关于随后的大陆爬升,共同以为是洋壳与陆壳之间的板片开裂引发了HP-UHP蜕变地体的折返。但是,因为板块回卷也被以为是深爬升大陆地壳的重要折返机制,我们不可以扫除板片回卷在深爬升陆块折返中的效果。对上覆板块岩石蜕变演化的归纳研讨,可以为知道大陆爬升和磕碰进程中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供给新的视角。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讨经过对欧龙布鲁克地块乌北地体中的泥质片麻岩展开岩石学、矿藏化学、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传统蜕变温度计、相平衡模仿等方面的研讨,取得了以下重要效果:
(1)欧龙布鲁克地块乌北地体中的泥质片麻岩的峰期矿藏组合为Grt + Bt + Pl+ Qz + Ilm + Sil + melt(图2‒4)。蜕变锆石和独居石中的Y、ΣHREE含量,(Yb/Gd)N比值和δEu值随年纪的改变标明,从~490Ma到~434 Ma,岩石系统中的石榴子石和斜长石均显着成长,从~434 Ma到~390 Ma,石榴石产生明显分化,而斜长石细微成长(图5‒6)。
(2)泥质片麻岩阅历了顺时针P-T-t演化,包含近等压加热进蜕变阶段,高角闪岩相峰期蜕变阶段(5.7‒6.5 kbar和713‒736℃)和冷却减压退蜕变进程(图7‒8),结合锆石和独居石年纪和微量元素改变特征,峰期蜕变年纪被准确限定为~434 Ma。这是初次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识别出志留纪的峰期蜕变效果,归纳前人对HP-UHP蜕变年代学研讨效果,~434 Ma的蜕变峰期毫无疑问地对应于大陆爬升和磕碰布景。
(3)结合前人对板片断离和板片回卷的数值模仿成果,以为该泥质片麻岩退蜕变冷却降压进程是爬升洋-陆岩石圈之间的深断离(deep breakoff)在上覆板块的蜕变呼应,即起始于~434 Ma的深板片断离引起深爬升陆壳的折返和上覆地壳的扩展。
(4)上覆板块和爬升板块岩石中的蜕变锆石成长/重结晶均是由蜕变熔流体活动导致的。上覆板块泥质片麻岩中的锆石存在两期成长/重结晶年纪峰值(~487‒479 Ma和~435‒431 Ma),别离对应于进蜕变进程中绿泥石和钠云母的脱水进程和峰期-冷却前期深熔熔体结晶进程。爬升板块中以榴辉岩为代表的基性岩的锆石成长/重结晶首要产生在爬升阶段(~439 Ma),对应于含水矿藏(如角闪石、硬基石)的脱水分化进程,而以片麻岩为代表的酸性岩中锆石成长/重结晶首要产生在折返阶段(~428 Ma),对应于多硅白云母的脱水分化进程(图9)。
主办:中国地质查询局西安地质查询中心(西北地质科学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上的支撑:网络中心
上一篇:在故宫邂逅古希腊珍品